一年又快過去了,你知道過去的一年,你花了多少錢嗎??
我知道,因為我有記帳。
一起來記帳吧,記帳是理財的第一步。
記帳的工具:Excel - 樞紐分折表功能
記流水帳已經一年了,從2007年頭嘗試記帳開始,一年下來,對自己的支出的流向,也有了大概的概念。記帳我覺得比較困難的是,項目的訂定以及記帳表格的格式,還好我有一個做資料庫的姐姐,所以記帳表格的格式,比較沒有問題。
記帳的格式,跟網路上流傳的記帳格式有點不同,這邊使用的是把每一筆消費的特性(項目)先記錄下來,之後再依需求去分析。
比較大的麻煩是記帳項目的訂定,以我的方式來說,消費分消費大類跟消費中類。
消費大類略分為: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、樂。消費中類如:油資、車輛維修等,掛在"行"這個消費大類之下。
這樣的好處在於,整年度檢視支出時,可以先大致了解今年開車花了多少錢,玩樂又花了多少錢。如果想知道養車所花的細項,再展開去分析就可以了。
1.記帳的好處。
可以分析你的支出流向,先看一下可以看出來什麼。
2007 年,上半年大致的花費
2007年花在交通上面的費用。
由於我開車是以上下班為主,每個月的油錢都滿固定的,二月因為年假,所以該月幾乎都在休假。
當然也可以用圖表來分析。
因為我有用信用卡,所以如果是看單月有報表,我習慣把信用卡部份也拉進來看
2007年一月份,現金與信用卡的支出情形
上面只是分析方式的一小部分,想要看其他的分析,只要自己拉一拉Execl 就可以了。
2.記帳表格的建立
我的記帳格式如下
格式說:
A1,B1 消費月份與日期。
C1 消費大類 ,例如:食、衣、住、行等等,這可以用查表來完成。
D1 消費中類,例如"行"下面細分 油資、維修等,這也可以用查表來完成。
F1 付款方式,可以選用現金或信用卡來消費
G1 信用卡號,如果用信用卡消費,可以選擇用那一家的卡(我手上有二張卡可以用)
H1 摘要,說明這筆消費的用途,例如去那家餐廳吃飯、去那邊旅行等所用的花費。
E1,J1 金額1與金額 ,因為我的流水帳有把收入項登記,所以消費金額會有正負號(收入為正、支出為負)。記帳時只要輸入E1,然後系統會由類別去判斷此筆記錄為收入或支出,然後將正負號(I1)放入J1 金額,之後分析報表是以J1金額來分析。
附上記帳的檔案 我的2007 部份記帳內容 2008空白記帳本
--20080523 更新 -- 加大計算欄位的方法
2008.05.27 更新---
因為網友上手有問題,所以增加一些註加在xls檔上面,希望新朋友會比較容易上手。
搜尋此網誌
2007年12月28日 星期五
我的記帳生活-流水帳Excel篇
2007年12月26日 星期三
好書推薦
最近逛書店,隨手拿了一本書,小散戶的生存之道,看了一會兒,不知不覺就看了快1/4了,於是不多說,馬上上網買回來看。
這本書最大的觀念是,玩股票要追求的不是最大的獲利,而是最大的獲利風險比。也就是說在有限的風險下,做最佳的投資。
寧願少少的賺,賺很多次,也不要大賺大賠,這樣心理的壓力會很大。
重要的是,書裡面教的買賣時機,都是很容易懂的,不用學一堆指標,只要懂K線、移動平均線和成交量的觀念,大致上就夠了。
"才幾個指標就多了,會不會太簡化了,可靠嗎?" 面對這樣的質問,作者的回答很有趣"一種指標你都賠錢了,給N種你還是會賠"
希望大家有時間的話,可以去看看。
2007年12月24日 星期一
買書省錢法
2007年12月21日 星期五
看不懂保單的無力感
很奇怪,雖然自己買了三張保單,不過我總是不太記得自己的保險內容。
壽險、醫療險、變額型、定期型、終身型、帳戶型,有的沒的專有名詞一堆。
看書之後,只知道年保費要買到年收入的十分之一(一般書寫的觀念),不買可以領回、分紅的險種(保險領回的錢,還不是一開始多繳的),不碰投資型保單(買基金我自己買比較習慣)而已。
雖然有一些觀念,可是保單的條文給我看,我居然分不出這張是日額型還是實支實付型的。
天阿,是不是該去考個公會的執照來試試呢?
2007年12月20日 星期四
2007年12月19日 星期三
聯邦投資型白金卡大縮水 明年三月回饋只剩0.7%
詳全文。
主要的改變為:
- 年報酬率由20%降為8%。年費5000元,每個只能扣抵450元(原本是500元)。
- 現金回饋由1%降為0.7%
- 新增代扣水電瓦斯費回饋上限為每月50元。(原來沒有此項限制)
原本聯邦這張卡是我的主力卡,現在這樣改,我可能要去評估一下,是不是要換主力卡了。
在大行庫有良好的信用,似乎也是滿重要的,所以可能會考量用花旗的話。
2007年12月17日 星期一
聊天也能賺錢
聊天也能賺錢。
是的,先交2000元會費,然後每找一個人入會就可以賺到50元,預計200年後回本。
上面的是騙人的啦。
--
話說上星期六(12/15),我去參加Dr.House 的坐談會,主要的內容是告訴他們,使用者對類似網站的需求,然後會後發給每人1500元的車馬費。
坐談會的內容約二個小時,以聊天的方式進行,大家提供自己的意見,希望讓網站變的更好。
討論之中,我學到了很多東西,我看到了主持人掌握會議的能力、我見到了大家發言時的邏輯特色,我看到了自己在說話時的缺點。
我也順便知道了很多相關的網站。
對我來說,我是去上課,去學東西,去交朋友,然後領錢的。真的是超值得的。
於是我開始想到,是不是還有很多方法,可以為自己增加現金流呢??
2007年12月12日 星期三
台股大跌
前一陣子,又做多在台股上面,約2成的資金吧。
不過最近看來,之前的決定是錯的。
這幾天的跌勢看來,手上的股票是被套了。
如果跌破20% ,就只能停損了。
快年底了,目前年獲利還是正的,希望不要玩到今年做白工阿~~~
2007年12月10日 星期一
房仲租屋心得
最近公司要租房子,所以花了一點時間在找房子。
南港這邊看到,全新完成的房子,租金約一萬元/室內坪,也就是說實際室內坪數約30坪的話,月租約三萬(未稅)。
奇怪的是,以房屋售價來看,總坪數(加公設)x月租金x12 /房屋總價 ,所得的年報酬率居然不到3%。
不到3% ,這樣看起來,我想房價短期真的偏高了。
還是說,大家真的看好南港的房市,所以先租不售呢?
2007年12月9日 星期日
2007年12月8日 星期六
房市高點來了嗎
房市高點來了嗎?? 從去年就有聽到身邊的人看空房市,不過它還是一直上去,最近因為工作的關系,有看了幾間房子,南港軟體區旁新屋已經叫到五十萬一坪。
真貴,不過會不會下來,似乎開始有一點點跡像出現了。
找房子打給房仲,直接問我要不要馬上看。
去逛賣場,回來時發現車子上有房仲的傳單。
房屋的租金跟房子的總價比例過低。
內湖建商的空地,在最近突然招租了。
上面是我在開車時,看到的一些現象,似乎可以解讀空頭來了。
不過,我還是相信,沒有人知道什麼時候是高點阿。(快跌吧,我想買房子耶)
台新銀行的3.88% 定存
台新銀行推出 3.88% 的優利定存!!!
3.88% 的定存,而且不用綁投資耶,太扯了。剛剛看討論發現這個好料,下星期上班日,要打去分行問一下,我剛好有台新的帳戶。
12/10 號,以電話詢問台新客服的結果如下:
主要限制:
確定不用綁投資商品。
1. 存款上限100萬,依金額不同,定存利率也有所不同。
2. 定存期限僅僅五個月,至2008年五月左右。
3. 需為新資金,例如你在台新有20萬,那你必需要另外有100萬,才能做定存3.88% 100萬的商品。
4. 申請時間為2007年12月至2008二月底。
以上只供參考,一切以台新的公告為主
2007年12月4日 星期二
基金淨值與買回價是有分別的
昨天去參加摩根富林明的講座,在會中看了一下資料,才發現JF 境外基金的基金淨值跟買回價是有差別的,因為一直有所爭議,所以JF 在DM上,特別記載,JF境外基金有一項買回手續費0.5%的存在。可參考這邊
引用 JF的網頁
答:摩根富林明旗下境外基金是採取雙軌報價(貨幣型基金、債券型基金、及淨值低於美金5元之基金除外,申購與買回一律以「淨值」為準),報價分為申購價與 買回價。申購價是投資人買進基金的價格,也就是您在摩根富林明網站上看到的「最新淨值」,買回價則是投資人賣出基金的價格。「最新淨值」與「買回價」之間 約價差0.5%,屬於基金交易手續費的一部分。
一般於銀行通路採用單軌報價的境外基金,交易手續費率通常在3%左右, JF系列申購手續費率為2.5%,加計買回價差0.5%同樣也是3%;而透過摩根富林明證券網路下單境外股票型基金申購手續費率為1.5%,若加計買回價 0.5%則為2.0%,相較之下手續費省了不少。以上說明供您參考比較。
2007年11月26日 星期一
花旗三倍利定存
花旗三倍利定存。
感覺非常優惠的一項活動,看了一下他的限制,似乎沒有很嚴格。
仔細看之後,發現主要的限制是在須為舊客戶,且定存的金額必須將由之前存款的記錄來決定。
如果真的要定存的話,似乎是陽信銀行比較優惠(不過會不會倒帳呢??)
2007年11月22日 星期四
逆向操作之做自己不敢做的事
做一些以前不敢做的事情,看看會不會有新的體驗。
騎單車讓我知道台灣有多美。
上舞台讓我知道什麼是發抖。
今天晚上公司比賽KTV ,我報名了,本來以為沒什麼聽眾,結果少說也有二百人吧。
唱的時候,一直很緊張,超想放棄的。
可是正面一點想,這是一種練習,讓我練習台風。廣義來說,是一種自我投資。
其實公司的KTV 比賽,不是很正式,大家在台下吃吃喝喝。台上在唱,台下在走來玩去,打打鬧鬧的,感覺比較休閒。這樣的規格,我覺得唱到發抖了,真是服了那些星光大道的參賽者,那麼多觀眾,還上電視耶。
如果有機會,希望我下次比賽,可以唱的自在,那就好了。
2007年11月20日 星期二
砍在地板上
停損是很多人做不到的,我也是。
不過看了書,我覺得停損一定要做。很多人會問,如果反彈怎麼辨、如果是起漲點怎麼辨。
之前我停損都沒這麼慘。
這次因為在高點去追面板股,所以在前幾天停損,沒想到居然是出在近幾天的最低價,真是夠了。
不過還好的是,我看的很開。
希望能練習到,停損不會痛囉。
2007年11月18日 星期日
富達新興市場基金 明年下架
又有基金要下架了,真是無言。
下架原因,投資中國比重過高,這是今年第二十檔下架的基金。
詳全文
以下轉自PC-home
今年以來,吸金能力最高的明星基金—富達新興市場,昨日宣布,由於投資大陸比重可能超限,明年一月一日下架。這是自2003年第一檔霸菱香港中國基金以來,第二十檔因投資大陸比例而下架的基金。
這檔基金五年、三年、一年、今年以來績效,是十二檔同類型境外基金中的第一名;六個月、三個月、一個月則是第二名。截至九月底為止,此檔基金規模21.59億,是台灣排名前五大的境外基金。
政證期局核准於明年一月一日註銷在台登記。未來,除原本在國內採取定期定額扣款的投資人可以繼續扣款,其餘不得新增申購。
已下架基金包括:霸菱香港、中國景順亞洲企業、開發中市場、環球新興市場、環球企業基金;富蘭克林亞洲成長、開發中國家、新興國家、坦伯頓全球基金;霸菱 亞洲增長、全球新興市場、新加坡大華基金、德盛香港、富達東南亞、JF東方基金、德盛小龍、JF太平洋證券、JF東方小型企業、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基金。
2007年11月16日 星期五
2007年11月15日 星期四
基智網的網聚
今天花了點時間,去參加基智網的網聚,主題是河流圖的說明。由William 主講 。
河流圖真的是不錯。
不過我的得到的東西,不是純技術分析的觀念,而是對基本事物多一層的見解。
就William 老師提到K線與ma 的關係,讓我突然有一種開闊的感覺出現。這種心情很特別,於是我上課上到一半,就開始神遊,把剛剛到手的知識,跟我過去的理念做結合,看能不能有所驗証。
另外,基智網最近在推基金的下單平台,我滿喜歡這項服務的,如果它們做的對的話。
目前有買基金的人,我想很多吧,由新聞得知,今年以來,基金的淨申購(申購減去贖回)的金額一直在創新高。我相信很多人,買基金是分散在不同的帳戶的。
就我而言,投信一個,銀行一個。沒辨法,投信會比較有優惠活動。
分成二個帳戶,管理上就有問題,你怎麼知道現在手上的基金的投報率呢??
於是今年基智網有一項"我的投資組合"的功能,讓你記錄你的基金部位,然後系統會上網更新資訊,讓你容易了解,你目前基金的投報率。
不過,自己上網輸入,跟我用Excel 記帳,還不是一樣,我用Execl 也是可以即時更新的。
所以基智網最近推的下單平台,"據說"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。
由基智網的下單平台決定你要買的基金之後,再選擇你要的信託帳戶(目前有台新跟永豐),然後透過該銀行完成下單手續(前提是你要有該銀行的信託戶),於是基智網就會有你下單的記錄。
立意是不錯,不過我覺得實做上有難度。而且我怕,就算我沒透過下單平台買基金,結果我在台新買的每一筆基金,基智網還是知道。
2007年11月11日 星期日
匯豐iSmart 投資計畫
2007年11月8日 星期四
股票市場之萬點不是夢
2007年11月6日 星期二
原來基金贖回還要有其他的費用
2007年11月5日 星期一
用Google map 看房子
最近幾年,房地產正熱著,我想每個人到了一定的年紀,總是會有想要買房子的念頭吧。
上網看房子,總覺得介面不是很好用,都是要先決定區別,然後選地址來看。
最近發現了yam住宅通,可以用Google map 來拉地圖,然後上面會有要買賣的物件,還有照片可以看,感覺真不錯,想不到google map 也可以這樣應用,真強。
順便看了一下,Google 的股價,天阿,已經來到USD 720 的水準了,從八月中的股災到現在,又漲了50% 了,它是瘋了嗎?
2007年11月3日 星期六
基金並沒有複利的效果好嗎
很奇怪,台灣人在推基金的時候,都會強調基金有複利的效果。
可是我就不覺得複利在那??
基金不就是買進,然後賣出,然後賺差價嗎?? 這樣有複利的效果??
那股票也是買進,然後賣出阿,所以股票也有複利的效果嗎??
所以我買一台Birdy 然後賣出,賺了錢,也有複利的效果嗎??
基金對我而言,是一個我很愛的投資工具,可是基金並沒有複利效果吧。
最近買了一本狠賺三千萬的書,裡面就一直強調基金有複利的效果,讓我買得有點後悔(不過裡面還是有寫得不錯的地方)
投資美股的方法
最近很突然的對美股有興趣,想要小小小試一下感覺。
之前就有在永豐金開複委託戶了,可是它的手續費居然要USD 39.9 ,本來我還以為是行情,後來看了網路上的文章,才知道直接開美股戶,手續費不到USD 8元,真扯,中間還賺真多手呢。
不過要開那一間的帳戶,有什麼要注意的,我可是有看沒有懂,網路上的文章可真是少之又少阿。
要花點時間來了解一下了。
2007年10月31日 星期三
印度央行昨晚意外調升現金準備率2碼至7.5%
印度央行昨晚意外調升現金準備率2碼至7.5%,我想新聞大家都找的到,我就不貼了。
現金準備率是什麼,google 了一下,白話一點,就是銀行手上的現金,跟存戶存在銀行的錢的比例。
比例越高,銀行手上的現金就會越多不能動,會被強制鎖住。
所以市場的解讀都是市場會降溫。
不過感覺市場還是長期看好印度的未來。
所以,我也加碼了。
2007年10月29日 星期一
高點到了嗎?
嗯…高點到了嗎? 誰知道。
不知道為什麼,我最近很愛說"永遠沒有人知道高點在那邊"
去年一堆人看好日本,結果呢?
今年巴菲特看空中石油,結果中石油還是一直漲。
港股30000點之前,大家都預測要上沖下洗一段時間,才會站穩30000點大關,結果今天港股已經到了31,586了。
年頭大家覺得大陸股市過高了,結果如果還是一直漲,年初獲利了結的人,如今都悔不如初。
誰知道高點在那呢。
我也不知道,我非常認同楚狂人的理念,嚴守停利停損+停損點移動法。
雖然我也覺得港股有點高,不過我還不想下車。
2007年10月27日 星期六
基金淨值的迷思
最近滿愛跟身邊的朋友聊基金的,拉沒買基金的婆婆媽媽來買,跟有買基金的同好交換心得。
有一個朋友,覺得基金要買淨值低的,他覺得這樣比較會漲。
我買基金,主要是看績效,淨值我比較不在意。
其實基金我覺得不該看淨值去投資的,因為基金不是股票,股票可以看股價來做投資的依據之一。
但基金是投資股票的,基金是會改變標的的,所以基金的淨值,會因為基金經理人的選股功力而受到影響。要不要出脫持股改變持有標的,所牽涉到的機會成本,更是基金之間分出高低的主要關系。
基金淨值就像是個人投資股票的資金,你手上的資金,並不會因為你的資金太多了,而漲不上去。
你的錢會不會變更多,主要是取決在你選股的功能,在看多a股的時候買進,在看空a股的時候,出股a股,改買進開始走多的b股。
所以我覺得,買基金不要只看淨值
2007年10月24日 星期三
無言的投資型保單
上星期,有個保險員打電話來做陌生拜訪,我因為最近比較有空,而且聽他的聲音,感覺是剛做保險的年輕人,所以想說給他一個練習的機會,就跟他約個時間聊一下。
然後今天見面了,如我所猜的,他主推投資型保單,不知道為什麼,我對投資型保單的印象一直很差,介紹了約一個小時。我反問他,"你知道單買基金的話,手續費是多少嗎??" 他居然跟我說5%,讓我很無言。
基金可以買到手續費5%嗎??
2007年10月23日 星期二
追價的感覺
今年看了好幾支股票,都是看著它狂漲的,而且重點是,我沒上車 ^_ill
所以最近我開始改變了投資的心態(也許說是賭的心態),就是追價。
如果對這支股票有信心,就去追價,然後如果不幸,就停損。
希望可以賺波段的。
另外我開始在了解港股了,雖然說學多反而不精,不過香港目前我打算只是ETF ,就夠了。
目前是基金50% 台股30% 港股20%吧。
2007年10月16日 星期二
台灣的鎖國政策
又有基金要下架了,JF 龍揚,不用想,又是投資中國比例太高的關係吧。
真慘,一堆賺錢的基金要下架了,不知道下一支下架的基金會是那一支呢??
然後今天理財打電話來,連港股ETF 2801 ,都也不能買了,拜託,已經用複委託了耶。
這也不能買,那也不能買,禁這禁那的,難怪有錢人的資金都流出去不回來,錢在台灣的,我想就我們這些,沒錢沒權的小老百姓吧。
2007年10月14日 星期日
2007年10月12日 星期五
定時定額與海盜船
定時定額與海盜船有什麼相似之處,阿倫最喜歡拿海盜船來比喻定時定額投資基金,坐海盜船當然越高越刺激,選擇定時定額的基金也一樣.!
在逛網路的時候,發現一篇文章,用玩海盜船的方式來比喻定期定額投資基金的概念,滿有趣的。
2007年10月11日 星期四
HSBC Direct 美金帳戶啟用
10/9號到HSBC Direct 板橋分行,花了三分鐘,填了一個表,就完成了HSBC Direct 的美金帳戶的開戶動作,手續簡單,門市小姐服務好。
今天10/11 就收到美金帳戶的啟用通知了。
大致上用了一下,感覺還不錯,唯一不習慣的是,它的匯率寫法是 NTD : USD ,讓我不太習慣。
標籤: HSBC Direct
2007年10月9日 星期二
[基金] 省手續費不是重點??
話說買基金才三年吧,而且今年(2007)才開始瘋狂加碼,每月押入近八成的薪金進去買基金,有時候想想,我似乎有點過熱了吧。
一開始買基金,我只在JF 投信買,而且為了它的終身免手續的資格,所以我只選台幣計價的基金。於是在我看好歐洲的情形下,我並沒有買歐元計價的基金(近年歐元大漲,於是我沒賺到)。後來想想,不該為了手續費去決定我要買什麼基金的。
回到我想說的主題,最近在網路上看一些討論基金手續費的問題,總是會有人說"省手續費不是重點,重點是能賺錢"。我覺得這句話有對有不對。
買基金大家都是想賺錢,不過選基金的心態就重要了。不要像我前幾年,為了衝終身免手續費,去買一些看來投報率不是很好的基金,這樣是本末倒置的。
省手續費不是罪過,只是請你先決定好,你要買那一支基金吧。
如果你已經決定要買特定一支的基金的話,1%的手續費跟0.5%的手續費,對我來說,能省當然要省囉,只是前提在於,我要付出什麼代價,才能拿到更低的手續費折扣呢??
開新的基金戶?? 或是臨櫃申請?? 還是下單要滿特定金額呢??
在網路上有找到某家銀行,店長可以幫你弄四折,前提是1.每一支基金初次扣款須書面申請,之後可用網路銀行,而且不分單筆跟定期定額、不限投資金額。
看起來還不錯,害我滿想把所有的基金,一起搬家了。
2007年10月3日 星期三
所得稅法修正草案通過了
所得稅法修正草案通過了。新聞全文
我覺得值得一提的是:
- 薪資扣除額由78000 上調到82000 了,這對上班族是一大利多(雖然沒省到什麼稅)
- 教育學費扣除額,由原本的每戶25000 ,改成每人25000了,也就是說,如果家裡有二個的小朋友念私立大學,可以抵扣50000的所得了。不過我個人最在意的是,為什麼自己打工付自己的學費,還是不能抵稅了,一定要由父母來申報,才可以使用教育學費扣除額呢??
2007年10月1日 星期一
ETF 初體驗
剛跑去騎單車環島了,感覺真不錯。
最近在逛書店,買了一本書 ETFs資產投資新趨勢 ,感覺寫的還不錯,要花時間來了解一下。
目前我手上有的ETF 有台灣的台灣五十 ( 0050 ) 和香港的I股中國 (2801) ,目前的投報率都不錯。
香港的2801 已經漲了快20% ,印象買不到一個月吧。
如果不太了解什麼是ETF,可以參考 yahoo
2007年9月20日 星期四
用HSBC Direct 美金帳戶來賺匯差??
HSBC Direct 的美金帳戶推出了,特色之一是由Direct 之中的台幣與美金之間互轉免手續費。
也就是說,用它的功能,可以賺匯差。
不過就台幣對美金的匯率來看,不上不下已經一陣子,對我而言,買美金是用定存來避險的。
就我而言HSBC Direct 美金帳戶 和一般活存帳戶(我是用彰銀的)相比:
1. 手續費 - HSBC Direct 勝 ,因為它零手續費
2. 利率 - 一般外幣戶 勝 。 就我和我身邊的朋友,通常買外幣,都是買來定存,賺那些比台幣高的利息。我比較不需要買美金,然後放活存,畢竟我不會用美金現鈔消費。
3. 便利性 - HSBC 勝 ,我在彰銀買外幣,還要先打去銀行確定匯率,我有開網路銀行的功能耶。而且用HSBC Direct 習慣了,對它的介面有信心。
以上是以我個人的立場,所得到的一些小小的看法。
我想,以目前的規定和我的需求來看,HSBC Direct 美金帳戶似乎不是很適合我。
不過我還是會開戶,至少試用一下,也好比較比較。
標籤: HSBC Direct
2007年9月18日 星期二
基金4433 法則之工具
新光證券 電子下單 2.8折
2007年9月17日 星期一
HSBC 推出美金活存帳戶
$0 存款門檻 :HSBC Direct 沒有最低存款金額限制。
| ||||||
![]() |
一時還看不出有什麼吸引我的地方。本來在八月初聽到風聲,要開放美金帳戶,就在期待會有什麼好康,不過看來是沒有什麼比較吸引我的。
就像HSBC Direct 活存1.5% 總是被朋友笑說"那我存定存還有2%" ,一時間我想不出來,美金活存帳戶有什麼特色,是美金定存所沒有的。
機動性嗎??
我又不可能領美金的現鈔去買東西。
我也不可能把美金轉出去,然後定期定額用美金買基金,因為要收手續費NT499,看來不能玩台幣活存現金流那招了。
目前唯一看到的好處,是台幣轉美金不收手續費,不過真的有這樣嗎??
我得花時間研究一下。
標籤: HSBC Direct
我的HSBC Direct 使用心得
使用HSBC Direct 已經快一年了,之前已經有分享使用心得在Mobile01 上,最近花了一點時間,整理了一下,順便更新我目前最新的帳戶規劃,供大家參考。
HSBC Direct 的特色:
優 :
1.年息1.5%(目前改成0.9%) ,
2.每日計息,按月入帳
3.跨行提款不限次數免手續費(目前改為50次/月)
4.轉帳至約定帳戶不限次數免手續費(ATM可轉至非約定帳戶,但需手續費)
缺:
1.無摺(這是很多朋友覺得的缺點)
2.不收現鈔,存款只能用轉帳存入。
3. 提款卡只有提款的功能,無法轉帳。
跟朋友介紹HSBC Direct 的時候,最常遇到的,就是定存2%利率不是更高嗎??
其實我選HSBC Direct,並不只是為了1.5%(現為0.9%),最主要的是,我有投資股票,所以錢只能放活存,當我要買股票的時候,就把錢從HSBC Direct,轉帳到我的股票交割戶裡,這樣在未進場前,把資金放在高利活存裡,多少賺一點利息。
其實HSBC Direct 如果單獨使用的話,存款是最大的麻煩。
主要是因為它不收現鈔,只能用轉帳的,但是轉帳的17元手續費相當於nt$ 13600(此為1.5%利率計算) 放在HSBC Direct 面裡放一個月的利息。算算其實滿高的。
所以存錢的方式,我選擇了富邦的Vbanking and 永豐的無摺戶,前者一個月有兩次跨行轉帳免手續費的優惠,後者則有八次的優惠。當薪資要轉進HSBC Direct 時,就先存入這兩個帳戶,再轉入HSBC Direct 裡面。
小結一下,我的使用方式,在月初的時候,把薪資戶提出來,存現鈔至Vbankng or 永豐的帳戶,再把錢轉入HSBC Direct 裡面。
當股票要交割 or 基金要扣款時,再利用HSBC Direct 的網路銀行,把錢轉帳到對應的帳戶裡面(HSBC Direct 轉出至約定帳戶,免手續費)
我的帳戶現金流向如下圖
標籤: HSBC Direct
2007年8月27日 星期一
彼德林區之小小讀後感
最近從台北市無人圖書館裡,租了這本彼得林區給投資人的39堂課,大約先翻了一下。
發現一開始就寫得很合我的口味。
一般來說,有三種人適合炒股:
1.個人愛好型:小賭怡情
2.收益投資型:長期投資
3.終生事業型:專家。
我想我是第一種的吧,玩玩興趣的。
2007年8月5日 星期日
檢視
最近花了一點時間,整理了一下,自己手上的投資組合,以及日後的投資方向。
看來保單的內容,還是要自己去了解一下。
目前在看丁予嘉給你的88堂理財課,雖然不是2007出的,但是寫的觀念我覺得還滿有幫助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