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10月31日 星期三

印度央行昨晚意外調升現金準備率2碼至7.5%

印度央行昨晚意外調升現金準備率2碼至7.5%,我想新聞大家都找的到,我就不貼了。

現金準備率是什麼,google 了一下,白話一點,就是銀行手上的現金,跟存戶存在銀行的錢的比例。

比例越高,銀行手上的現金就會越多不能動,會被強制鎖住。

所以市場的解讀都是市場會降溫。

不過感覺市場還是長期看好印度的未來。

所以,我也加碼了。

RSS 是我的弱點

奇怪,感覺我好像就是對RSS 沒輒。

明明燒了一個,可是我自己訂閱後,卻沒有主旨,雖然有內容,不過主旨是空白的,就感覺很遜。

找時間要把它搞定,氣死我了。

2007年10月29日 星期一

高點到了嗎?

嗯…高點到了嗎? 誰知道。

不知道為什麼,我最近很愛說"永遠沒有人知道高點在那邊"

去年一堆人看好日本,結果呢?

今年巴菲特看空中石油,結果中石油還是一直漲。

港股30000點之前,大家都預測要上沖下洗一段時間,才會站穩30000點大關,結果今天港股已經到了31,586了。

年頭大家覺得大陸股市過高了,結果如果還是一直漲,年初獲利了結的人,如今都悔不如初。

誰知道高點在那呢。

我也不知道,我非常認同楚狂人的理念,嚴守停利停損+停損點移動法。

雖然我也覺得港股有點高,不過我還不想下車。

2007年10月27日 星期六

基金淨值的迷思

最近滿愛跟身邊的朋友聊基金的,拉沒買基金的婆婆媽媽來買,跟有買基金的同好交換心得。

有一個朋友,覺得基金要買淨值低的,他覺得這樣比較會漲。

我買基金,主要是看績效,淨值我比較不在意。

其實基金我覺得不該看淨值去投資的,因為基金不是股票,股票可以看股價來做投資的依據之一。

但基金是投資股票的,基金是會改變標的的,所以基金的淨值,會因為基金經理人的選股功力而受到影響。要不要出脫持股改變持有標的,所牽涉到的機會成本,更是基金之間分出高低的主要關系。

基金淨值就像是個人投資股票的資金,你手上的資金,並不會因為你的資金太多了,而漲不上去。

你的錢會不會變更多,主要是取決在你選股的功能,在看多a股的時候買進,在看空a股的時候,出股a股,改買進開始走多的b股。

所以我覺得,買基金不要只看淨值

2007年10月24日 星期三

無言的投資型保單

上星期,有個保險員打電話來做陌生拜訪,我因為最近比較有空,而且聽他的聲音,感覺是剛做保險的年輕人,所以想說給他一個練習的機會,就跟他約個時間聊一下。

然後今天見面了,如我所猜的,他主推投資型保單,不知道為什麼,我對投資型保單的印象一直很差,介紹了約一個小時。我反問他,"你知道單買基金的話,手續費是多少嗎??" 他居然跟我說5%,讓我很無言。

基金可以買到手續費5%嗎??

2007年10月23日 星期二

追價的感覺

今年看了好幾支股票,都是看著它狂漲的,而且重點是,我沒上車 ^_ill

所以最近我開始改變了投資的心態(也許說是賭的心態),就是追價。

如果對這支股票有信心,就去追價,然後如果不幸,就停損。

希望可以賺波段的。


另外我開始在了解港股了,雖然說學多反而不精,不過香港目前我打算只是ETF ,就夠了。

目前是基金50% 台股30% 港股20%吧。

2007年10月16日 星期二

台灣的鎖國政策

又有基金要下架了,JF 龍揚,不用想,又是投資中國比例太高的關係吧。

真慘,一堆賺錢的基金要下架了,不知道下一支下架的基金會是那一支呢??

然後今天理財打電話來,連港股ETF 2801 ,都也不能買了,拜託,已經用複委託了耶。

這也不能買,那也不能買,禁這禁那的,難怪有錢人的資金都流出去不回來,錢在台灣的,我想就我們這些,沒錢沒權的小老百姓吧。

2007年10月14日 星期日

65折的車險

原來乙、丙式車險,還可以再打折喔.

here

2007年10月12日 星期五

定時定額與海盜船

定時定額與海盜船有什麼相似之處,阿倫最喜歡拿海盜船來比喻定時定額投資基金,坐海盜船當然越高越刺激,選擇定時定額的基金也一樣.!

....

在逛網路的時候,發現一篇文章,用玩海盜船的方式來比喻定期定額投資基金的概念,滿有趣的。

2007年10月11日 星期四

發現好用的股票記帳軟體

最近發現一個網站,裡面有用excel 寫一支程式,可以即時更新你的股票損益。

我之前是用UDN 來做股票記帳的,不過記在自己的電腦裡,總是比較安心的。

HSBC Direct 美金帳戶啟用

10/9號到HSBC Direct 板橋分行,花了三分鐘,填了一個表,就完成了HSBC Direct 的美金帳戶的開戶動作,手續簡單,門市小姐服務好。

今天10/11 就收到美金帳戶的啟用通知了。

大致上用了一下,感覺還不錯,唯一不習慣的是,它的匯率寫法是 NTD : USD ,讓我不太習慣。

2007年10月9日 星期二

[基金] 省手續費不是重點??

話說買基金才三年吧,而且今年(2007)才開始瘋狂加碼,每月押入近八成的薪金進去買基金,有時候想想,我似乎有點過熱了吧。

一開始買基金,我只在JF 投信買,而且為了它的終身免手續的資格,所以我只選台幣計價的基金。於是在我看好歐洲的情形下,我並沒有買歐元計價的基金(近年歐元大漲,於是我沒賺到)。後來想想,不該為了手續費去決定我要買什麼基金的。

回到我想說的主題,最近在網路上看一些討論基金手續費的問題,總是會有人說"省手續費不是重點,重點是能賺錢"。我覺得這句話有對有不對。

買基金大家都是想賺錢,不過選基金的心態就重要了。不要像我前幾年,為了衝終身免手續費,去買一些看來投報率不是很好的基金,這樣是本末倒置的。

省手續費不是罪過,只是請你先決定好,你要買那一支基金吧。

如果你已經決定要買特定一支的基金的話,1%的手續費跟0.5%的手續費,對我來說,能省當然要省囉,只是前提在於,我要付出什麼代價,才能拿到更低的手續費折扣呢??

開新的基金戶?? 或是臨櫃申請?? 還是下單要滿特定金額呢??

在網路上有找到某家銀行,店長可以幫你弄四折,前提是1.每一支基金初次扣款須書面申請,之後可用網路銀行,而且不分單筆跟定期定額、不限投資金額。

看起來還不錯,害我滿想把所有的基金,一起搬家了。

2007年10月3日 星期三

所得稅法修正草案通過了

所得稅法修正草案通過了。新聞全文

我覺得值得一提的是:
  1. 薪資扣除額由78000 上調到82000 了,這對上班族是一大利多(雖然沒省到什麼稅)
  2. 教育學費扣除額,由原本的每戶25000 ,改成每人25000了,也就是說,如果家裡有二個的小朋友念私立大學,可以抵扣50000的所得了。不過我個人最在意的是,為什麼自己打工付自己的學費,還是不能抵稅了,一定要由父母來申報,才可以使用教育學費扣除額呢??
政府不是希望大家終身學習嗎

2007年10月1日 星期一

ETF 初體驗

剛跑去騎單車環島了,感覺真不錯。

最近在逛書店,買了一本書 ETFs資產投資新趨勢 ,感覺寫的還不錯,要花時間來了解一下。

目前我手上有的ETF 有台灣的台灣五十 ( 0050 ) 和香港的I股中國 (2801) ,目前的投報率都不錯。

香港的2801 已經漲了快20% ,印象買不到一個月吧。

如果不太了解什麼是ETF,可以參考 yahoo